同时,近两年新建的产能释放也存在一定惯性,尤其是低成本的盐湖提锂产能,当前市场环境下已经有50%左右的毛利率,其产能释放不会受到锂价明显影响■◆★◆◆。比如盐湖股份000792)在建的4万吨锂盐产能,便有望明年开始逐步释放★■■■★。
再如“锂业双雄★◆■■”,在境外拥有大量的锂资源布局和股权投资,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业绩“放大器”的效果。
以纳入锂矿板块的19家样本公司为例◆■◆★■,上半年净利润总额仅剩下27.23亿元,较去年同期293★★★.56亿元的利润规模十去八九,而在2022年的周期高点该数字曾经一度接近500亿元★★◆■◆。
首先■◆◆,盐湖提锂企业当前利润率更高,后续能够容忍更低的锂价,哪怕碳酸锂重新跌回2020年的4万元/吨◆★★■■。
“按照上半年公司2.02万吨的销量估算,公司今年碳酸锂成本已经回落至3.32万元/吨附近◆★◆◆◆,这也是能够继续保持较高利润率的原因之一◆◆。”本报近期报道指出★★■◆■。
上半年★◆★,锂行业就面临着类似的情况◆★。在景气度系统性下滑的背景下★■■★■★,行业利润规模大规模缩水★■■★。
再次★◆,除了锂盐产品外,盐湖企业普遍还拥有氯化钾等其他主营产品,这可以帮助公司对冲◆★◆◆★、分摊锂价下跌的冲击。
从上述角度来看,在周期上行阶段★★◆,业务集中度高的公司盈利弹性更好★◆◆■★,但是在周期下行阶段,业务分散的公司明显安全边际更高。
以盐湖股份为例★■,公司去年因为当期计提近19亿元矿权出让收益金,导致当期碳酸锂生产成本达到4.66万元/吨。
科达制造,为蓝科锂业二股东,公司一直是以投资收益方式计入该笔投资。上半年,蓝科锂业净利润同比下降83★★.8%◆★★,科达制造由此确认的投资收益大幅减少★■。
仅以最为主流的碳酸锂为例。统计结果显示,2023年上半年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均价为32.86万元/吨,今年上半年则下降至10★◆■◆◆■.37万元/吨★★■,同比跌幅达到68◆★.4%◆■★★。
比如融捷股份,便是受到销售量增加、矿业权成本增加的影响,导致公司上半年锂精矿产品营业成本同比增加80.07%。
相应的,也就无法刺激行业产能快速去化,目前行业依旧处于供给过剩向供需平衡的初始阶段,锂价更可能会保持在低位震荡,难以出现系统性上涨★■■◆■◆。
根据半年报统计可知,★◆“分产品”披露业务数据的12家样本公司中★■,盐湖股份◆◆◆■◆、藏格矿业的锂盐产品毛利率分别达到60.16%■◆■、50.28%,其次是■◆■★“一体化”矿石提锂企业天齐锂业、永兴材料002756)和中矿资源002738),毛利率介于35%至43%。
实际上■★,大宗商品的价格相对透明,市场对于业绩下降趋势早有预期◆◆■,并致使相关个股出现业绩、估值双杀的走势。
从价格绝对值来看★◆■,上述现货均价来到了前期机构年度策略给出的7-14万元/吨波动区间下沿,并十分接近★◆★◆◆◆“一体化◆◆★★■”矿石提锂企业5-6万元/吨的成本线◆★■★。
企业盈利、市场估值水平同步上行,推动股价上涨被称为“戴维斯双击”凯发娱乐登录开户平台,反之则是“双杀★◆◆”。
上述背景下,具备成本优势的盐湖企业,或者有其他业务“对冲”的公司,经营安全边际明显会更高一些★■。
天齐锂业业绩说明会上提供的Fastmarkets数据为例,该机构二季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预计2024年全球总供给约为116.5万吨LCE,总需求为104.3万吨LCE★★,即今年锂产品过剩12万吨左右。
行业景气度上升期,可以对其报表利润带来加成的效果,但是在景气度下降★◆◆★★,则会对其报表利润构成拖累。
对于企业而言,以上产品价格的回落,直接压缩了其利润空间的上限,这是所有锂行业公司面临的最主要问题。
上半年,赣锋锂业002460)归母利润出现7.6亿元的亏损,为公司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中期亏损◆◆★。拆分其利润表,除了主营业务“四费◆◆★★■★”支出较高等影响外,公司持有的Pilbara公司股价下跌,也对公司带来了8.74亿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★◆■◆★■。
锂行业也是如此★★◆◆◆■,左右业绩波动的核心因素是锂价◆★◆■★,其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营收、利润率等盈利指标★◆★。
另据其子公司融达锂业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签订的《缴款协议》★■■★★★,前者需要向后者补缴矿业权出让收益及资金占用费共计6.67亿元,分五期缴纳,每期缴纳金额为1◆■◆.33亿元凯发娱乐登录开户平台★★■★。截至二季度末,融达锂业已经完成第二期的款项缴纳,累计缴纳2■★.67亿元。
其次,前述税费导致的成本上升影响◆■■◆★,已经计入到去年或者上半年的报表当中,后续此类偶发性费用支出会消失或减少。
相应的,在去年股价大幅下跌的基础上,锂业上市公司股价进一步走低。截至9月3日■◆★◆★,除了投资有青海盐湖资产的西部矿业601168)外,其余18家样本公司全部下跌■■◆★★,部分公司已经跌破每股净资产。
比如藏格矿业■■★■,2023年锂价下跌以来■★,该公司锂盐营业占比不断下降,同时锂盐利润率与钾肥不断缩小◆◆◆★★◆。上半年,公司氯化钾毛利率下降15.95个百分点,也要明显小于同期碳酸锂31.69的降幅。
需要指出的是,行业景气度下降对企业利润表的冲击是全方位■★★★■,并不局限于并表的主营业务。
以追踪上述样本的锂矿指数为例◆◆◆■★,由去年底的4712点进一步回落至当前的3282点附近。分年度来看,2022年、2023年该指数跌幅分别为20.95%和27.49%,2024年至今跌幅则已经超过30%。
毫无疑问,锂产品后续的下跌空间已经十分有限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上就会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。
这就是周期股的特点,只需要一年时间就可以赚取数年的利润,也可以在半年时间亏掉多年积累,业绩波动非常剧烈★◆◆■。
值得注意的是■◆,虽然当前锂价已经跌至历史低位■■,但是前两年新建的产能释放存在◆★■★★◆“惯性”,供给端尚未出现大规模减产◆■◆■◆★。行业基本面依旧处于供给过剩向供需平衡过渡的初始阶段,无法支持锂价的系统性反弹。
此外◆★★■◆,从半年报业绩来看,虽然上半年锂业公司下滑明显◆◆■■,但是亏损公司比例不足3成,还未出现大面积亏损的情况。
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■■★★◆■,“分产品”披露业务数据的12家样本公司,上半年锂盐业务毛利率平均值为19.24%,较上年同期下降25.38个百分点。
考虑到部分公司已经出现亏损,采取市净率指标进行比较,则可以看出到9月3日已经有天齐锂业、盛新锂能002240)■★◆★、雅化集团002497)和金圆股份000546)跌破每股净资产。
据不完全统计■■★★◆★,上半年至少有天齐锂业002466)、融捷股份002192)、科达制造600499)和藏格矿业000408)4家公司报表受到了税率调整,或者补缴资源税等方面因素影响。